变废为宝丨北京城建实现“建筑垃圾”到“再生产品”的完美转变
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砂石设备 >
  3. 详情

变废为宝丨北京城建实现“建筑垃圾”到“再生产品”的完美转变

垃圾 资源化 建筑 再生 处置
更新时间:2020-07-17
咨询报价

导读:建筑垃圾再生记:一年7000万吨“变废为宝” 据市住建委相关统计,截至目前,北京109个现场资源化处置点共处置了7500多万吨建筑垃圾,生产出再生产品6500多万吨,目前已使用5000多万吨。

北京建筑垃圾再生记:一年7000万吨“变废为宝”

北京建筑垃圾再生记:一年7000万吨“变废为宝”

据市住建委相关统计,截至目前,北京109个现场资源化处置点共处置了7500多万吨建筑垃圾,生产出再生产品6500多万吨,目前已使用5000多万吨。

用北京建工孙河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经理殷朝阳的话说,海绵砖的“优越性”体现在内部结构稳固,能保证透水性能,也具有强度和耐久性,可以让园区内降水迅速渗入地表以下,达到海绵城市渗、蓄、滞的功能需求。

从建筑垃圾的拆除、运输、处置,到再生产品的生产、应用,是一个涉及到多个管理部门、多个环节的长链条,这个链条中也还有许多不足,需要相关部门采取严格的监管和科学的举措。

” 为了推广再生产品的使用,市住建委在官网上线了“建筑垃圾现场资源化综合利用再生产品信息平台”,可以在线查询北京所有建筑垃圾现场资源化处置点的地址、企业名称、联系方式、年处置能力以及再生产品种类。

变废为宝,这些重大工程用上建筑垃圾再生品!

变废为宝,这些重大工程用上建筑垃圾再生品!

再生级配碎石具有透水性高、蓄水性强的特点,被应用于亮马河景观路面铺装的垫层,再生实心砖是使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通过压制成型的免烧结材料,不但生态环保,而且强度高,应用于亮马河工程景观的砌筑、临时挡墙的砌筑工程中。

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亮马河景观工程“节俭、专业、为民”的建设原则,该工程将使用再生实心砖50万块,再生级配碎石3万吨。

记者获悉,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后得到的再生骨料加石灰粉煤灰制成道路材料应用于小区道路基层,建筑垃圾“就地消纳、就地使用”,形成了有效闭环。

在永定河南大荒水生态修复工程中,建筑垃圾则是用来净化水质。

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北京已建百余个资源化利用点

在昌平区未来科学城南区工地,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在现场看到,施工人员在专人指导下将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分类堆放;紧接着,资源化综合利用企业组织将分类归堆的建筑垃圾进行分类运输到就近的处置点进行资源化处置;最后,在资源化处置线的“神奇”力量下,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等废旧金属,重新回炉后就变成了可再用于建设之中的钢材。

其实,“建筑垃圾”与“资源”只有一个“再利用”的距离。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了解,截至目前,本市已建立了100余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点,越来越多被“放错”了地方的建筑垃圾正在找回正确的位置。

“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好处可是非常多。

从废到宝,建筑垃圾变身之旅

2007年,正在北京市政路桥集团工作的贾宁宁和曾波等人在原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的牵头下开始了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的产业调研。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既处理了建筑垃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也产出了资源化产品、减少了天然砂石的开采量,往小了说,这是保障北京市的城市发展,往大了说,这就是造福子孙。

都市绿源科技研发部部长曾波告诉记者,建筑垃圾并不是真的完全没有用处的垃圾,相反,其中的混凝土块、山石、钢筋等,回收后都能进行再利用。

从工地到厂房再回到工地——建筑垃圾的再生之旅已经规划完毕,先行者也已证明此路可通,而近两年频繁出台的政策,更是意味着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已经成为决策层的共识。

建筑垃圾再生记:一年7000万吨“变废为宝”

据市住建委相关统计,截至目前,北京109个现场资源化处置点共处置了7500多万吨建筑垃圾,生产出再生产品6500多万吨,目前已使用5000多万吨。

用北京建工孙河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经理殷朝阳的话说,海绵砖的“优越性”体现在内部结构稳固,能保证透水性能,也具有强度和耐久性,可以让园区内降水迅速渗入地表以下,达到海绵城市渗、蓄、滞的功能需求。

” 为了推广再生产品的使用,市住建委在官网上线了“建筑垃圾现场资源化综合利用再生产品信息平台”,可以在线查询北京所有建筑垃圾现场资源化处置点的地址、企业名称、联系方式、年处置能力以及再生产品种类。

7月15日,北京市朝阳区孙河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点陈列室,摆放着海绵砖、透水砖等不同类型的再生产品。

总结

这篇有关变废为宝丨北京城建实现“建筑垃圾”到“再生产品”的完美转变的文章就介绍到这里了,更多关于垃圾,资源化,建筑,再生,处置的相关文章请继续点击下方标题浏览

新闻展示